苗木及园林
蝴蝶兰栽培技术资料(二)
八、病虫害管理 适当的卫生处理与每周去除染病的植株则可防止大部分的病害传播。细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水滴飞溅在植物体上,或是运送过程受到影响。这种病害无法使用化学药剂加以控制。各种病害与传播方式如下: 1)蝴蝶兰的真菌性病害: 一般在栽培场较易出现的真菌性病害约有五种: (1)疫病(又名黑腐病、黑脚病,英名Black Rot,学名 Phytophthora Spp Pythium spp) 为害时机:主要发生在瓶苗出瓶,移植及植株换盆移动时 病征:在蝴蝶兰叶片、花器假茎及新芽上,没有伤口亦可侵入,初期患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期扩大为暗绿色或淡褐色组织。虽然腐败但不会被水解而溃烂亦无恶臭,最后造成全株萎凋枯死。 防治方法:预防重于治疗,瓶苗出瓶、种植及换盆应马上施用66.5%普拔克(Previcur) 1000倍稀释液剂或33.5%快得宁(Quinotate)小悬粉1500倍稀释液,3.5%依得利(Terrazole)可湿性粉剂1500倍稀释液或使用亚磷酸(H2PO3)配合氢氧化钾(KOH)各1000倍混合效果甚佳,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可。 (2)灰霉病(又名灰斑病、英名Petal Blight,学名Botrytis cinerea) 为害时机:在蝴蝶兰冬春季节,低温多湿时,花瓣极易感染而降低花朵质量 病征:首先在花办及萼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小点,再逐渐变成褐斑点大小约在0.1~0.15公分 防治方法:预防工作为温室内保时干燥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