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
绿化苗木 -> 乔木 -> 柳树
- 报价:面议
- 产品数量: 棵
- 产品类型:
- 胸径: cm
- 自然高: m
- 头径: cm
- 冠幅: m
- 数量:
- 单位:
- 更新时间:2010-04-09
产品描述
竹柳介绍
竹柳为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植物,通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再培育、繁殖、试种,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耐盐碱的人造丰产速生林的最佳树种之一。
一、 竹柳的生物学特性:
竹柳为落叶乔木,树体通直,可高达几十米,中央领导杆明显,顶端生长优势强,侧枝较少,且分枝夹角小,一般在30℃-45℃之间,枝条全部向上生长,生长中心不受到抑制时,树体下部侧枝发的较少,生长量很小,长势较旺的侧枝主要集中在树体顶部的1/3处,稀疏但层次感明显,随着侧枝的生长,远处看竹柳的树冠像冠窄小的钻天柳(朝鲜柳)和高大窄冠杨树的树冠,非常适合密植;竹柳的叶片互生,比较厚,叶型规则对称,顶尖略带弯曲,除中间主叶脉,其它叶脉不明显,边缘有轻微锯齿状,叶柄短,大叶龄叶片两侧有两片小托叶,叶正面浓绿,叶背灰白,叶子的大小与叶龄,着生部位成正相关,一般叶宽2.5cm左右,叶长15cm左右, 主枝上的成熟叶片,最大的叶宽4cm. 叶长20 cm,茎节一般在3cm--5cm之间,一年苗主茎可着生100多个叶片,高度达3米-5米,竹柳的根系发达,毛根较多,主要在地表1m以上水平分布,吸收能力非常强,主根延伸的较深,主要起固定树体的作用。竹柳生长速度非常快,当年生小苗主要为高度生长,到了1年半到2年时,粗度生长开始加速;一个生长季平均每天增高1.5-2.5cm,夏季雨水充足的生长旺季,最多时每天生长量3-4cm,粗度生长平均5天左右增粗1mm,生长旺季时为3天1mm;竹柳木质也非常优良,洁白、细腻、均匀、不空心、不黑心,而且抗盐碱特性强,栽培适应范围广,在PH值8.0-8.5和含盐量高达14000ppm的情况下能正常生长。
二、 竹柳的栽培管理
(一)、选根系发达的优质种苗科学定植
1、竹柳栽培地选择:竹柳是个非常喜欢水肥的树种,人工营造森林大量栽培时,将立地条件——水一定要作为地已成功要素来重视,选择优质种苗时最好选购无性繁殖的纯种苗,栽培之前,一定要消除田间杂草,严防栽后杂草横生,与竹柳争水争肥现象;再则施足底肥,准备好栽培地的灌溉条件,要做到定植后立即能灌得上水。
2、竹柳定植时间:
A:保湿裸根幼苗和容器苗(该苗价格最低廉)均可周年不分季节栽植,成活率可达90%—100%(但在北方冬季栽植需要暖室条件)。
B:裸根大苗适于在秋季快落叶前后、其成活率可保持在95%—100%。这一时期是在竹柳苗木落叶前10-15天左右,是栽培竹柳最好的栽培时期。这个时期栽培的苗木发根早、缓苗快,次年竹柳生长势最强。
C: 裸根越冬大苗适于在春季土壤化冻之后15天左右;最低气温稳定在7度以上时,竹柳芽萌动前定植,其成活率可保持在95%—100%。
D:购买木质化种条直插播种造林时间:一年四季只要土地没有上冻,随时可以直插造林。取竹柳直径粗为0.3cm-1.0cm木质化的种条,截取成具有3个腋芽的茎段,用科隆提供的生根剂处理后,按栽培目标需求的生长密度,直接插种到整理过的、土壤墒情好地里,在地温超过15℃的情况下,7天-10天生出发达的根系,15天-20天发芽抽枝,成活率可高达90%以上。用该方法造林快,造林成本低。科隆实业可提供大规模配套技术支持。该方法也适于一年生各种规格苗平茬种条的大规模造林之用。
3、竹柳栽植密度:根据栽培地地势,土壤肥力及对竹柳生长木材直径的要求大体可分三种:
A:收获竹柳大径材标准种植模式300株/亩;
B:收获竹柳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00株/亩;
C:林纸一体化栽培,超短期轮伐种植,每亩可种2000—5000株;
4、竹柳栽培定植:裸根幼苗和容器苗栽培定植后一定要及时浇透水去容器时要先浇透水,以后3-5天浇一次水。秋后到次年春季阶段栽培定植的裸根大苗和越冬苗,栽种前把种苗根部水中浸泡24小时,吃透水后可提高栽培成活率。为了以后生长一致,长势旺盛,栽培地茎2cm以下的苗,在春季发芽前应低位平茬,高度距离地面10cm左右为宜。栽培中要经常修剪下部短的侧枝,这样有利于竹柳长得更快和更高。
5、竹柳栽植要点:栽培地施足底肥后,根据种苗大小和栽培密度确定挖穴栽培还是开沟栽培,栽培时不可过深或过浅,一般回填土高于根基部,踏实浇透水即可。
(二)、竹柳栽培后的管理:
1、竹柳的水肥管理:竹柳对氮肥、钾肥和钙肥的需求较一般树种要高,除考虑竹柳本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竹柳的树龄、林分密度、土壤类型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有条件的话竹柳肥水管理最好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一般种植遵循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或长效肥为主,追肥可配合使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等廉价无机肥,施入量和种植密度,树龄等成正比,竹柳的水分管理应遵循湿—干—湿—干—湿的原则。灌溉要求做到灌的透和均匀,尽可能做到追肥与灌水同步进行,炎热季节,不下雨的情况下,5-7天就需要一次大的灌水;竹柳栽培中追肥时间应安排在速生期前、速生期开始和中期,在北方地区一般第一次于5月上中旬,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第二次于6月底7月初雨季来临前,每亩施尿素30公斤或碳铵100公斤加上过磷酸钙30公斤。7月底到8月上中旬可追施氯化钾等含钾高的肥料20公斤,不可再追施大量的氮肥,以免造成苗木徒长,降低木质化程度,不利于越冬;在生长期还可进行根外施肥,但要十分注意肥料浓度,过浓易灼伤叶片,引起肥害,过稀肥效不明显。其浓度范围为:大量元素0.1-2%,微元素0.01-1%。根外施肥的适宜时间在下午4时以后,或早上9时之前。施肥间隔期10-15天,连续喷2-3次。为了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可在9月上中旬叶片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2、竹柳病虫防治
竹柳虽然做为速生柳的一种,但是是刚引进新品种,相对来说病虫害少,很少出现柳树叶锈病、茎干溃疡病等,生长季节伤害枝叶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柳蓝叶甲,甲壳,菜青虫,造桥虫等,但除特殊气候外,很少形成虫害,防治方法与其它速生树种病虫害的方法大体一样,生物、化学、物理防治等方法都可以,但要因地制宜,关键是重防轻治,抓好时间段,竹柳的病虫害防治一年一般2-3次,新生枝条一个月时防治一次,高温季节防治一次,当地连阴雨季节来临时防治一次。
3、竹柳生长季节的修剪
要想竹柳4-6年成材,不光水肥至关重要,恰当的修剪也非常有必要,修剪不仅可以使竹柳生长养分供应充分集中,还可改善光照通风等问题,能有效的预防病虫害,竹柳的修剪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冬剪或春剪和夏剪,在秋天落叶后到第二年发芽前修剪,主要是修剪中下部侧枝,和影响树型的上部侧枝;夏季修剪主要是剪去生长旺盛的侧枝、密枝、病虫害枝,改善其生长的通风透光条件,集中养分供应中央领导干。
三、 竹柳的栽培效益及市场前景
1、竹柳树冠小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竹柳的可密植性,耐盐碱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栽培范围广,可利用闲荒地、盐碱地,栽培成本低,在立地条件适宜,水、肥等管理条件好的情况时,1年生树生长高达3-6米,地径2-3公分以上。人工营造周期短造林,不蹲苗,4-6年即可进行超短期轮伐或齐伐,5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以上,且正材比例高,胸径20公分以上,材积0.4立方米以上,显著的速生性决定了栽培经济效益高,希望您在大规模栽种前计算预期经济效益时打着折扣去计算,否则效益太高了别人会不敢相信的!
2、竹柳不仅产量高且用途广泛:竹柳木材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能力比野生的桦木和杨树更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优质框架的上等材料,且木质细密均匀,不空心、不黑心,从边到心色度洁白,未漂白前,自然白度达50-60%,且木材得浆率高(90-95%),纤维柔软,高织力强,甚至能大量用于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竹柳高热值、碳氮比高,高生物量,3-5年为1个轮伐期,可连续采伐5-7次;能量密度大,品质好,非常符合优秀的能源林树种所要求的种种条件。
在当前国内外石油等能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攀升,而粮食制取乙醇和煤制油新项目叫停的情况下,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发展是当今业内外人士空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已高度重视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如加大政府投入,采取财政、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和扶持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建设速生、丰产、高能、多效的能源林基地;启动能源树种培育利用、林油一体化、林电(气或热)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我国原有森林可利用的生物量已不多,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合作,利用再造人工森林的资源优势,才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加快发展生态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经理 15011054523 以上资料参考www.clone-p.com更多竹柳种苗和插条详情见http://www.clone-p.com/Html/Photo/kkllwwll/index.htm
联系方式